zoukankan      html  css  js  c++  java
  • nginx优化: timeout超时配置

    一,为什么要做连接超时设置?

    nginx在保持着与客户端的连接时,要消耗cpu/内存/网络等资源,

    如果能在超出一定时间后自动断开连接,

    则可以及时释放资源,起到优化性能、提高效率的作用

    说明:刘宏缔的架构森林是一个专注架构的博客,地址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architectforest

             对应的源码可以访问这里获取: https://github.com/liuhongdi/

    说明:作者:刘宏缔 邮箱: 371125307@qq.com

    二,keepalive的超时时长:keepalive_timeout 

    1,keepalive的作用:

    HTTP 的 KeepAlive 模式:

    webserver 在处理完一个请求后保持这个 TCP 连接的状态仍然是打开。

    如果再次接收到来自此客户端的其它请求,

    服务端会使用这个未关闭的连接,而不是再新建一个连接

    2,keepalive的配置:

    keepalive_timeout  60 45;

    两个参数分别是:

    nginx服务的超时时间(默认值是75s,建议设置为60秒)

    nginx在给浏览器的响应header信息中的超时时间

    注意,第二个参数设置之后才会在浏览器端出现keepalive一项:

    如图:

    3,nginx给header的超时信息并不是肯定会得到浏览器的执行

    4,keepalive_timeout的值应该大于client_body_timeout

    三,客户端header的超时时长:client_header_timeout

    client_header_timeout         15s;

    默认值是60s

    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完整的 request header 的超时时间

    如果60s内没有收到完整的http request header,则为超时

    如果客户端超时,Nginx 返回 HTTP 408(Request Timed Out)。

    四,客户端body的超时时长:client_body_timeout

    client_body_timeout            15s;

    默认值是60s

    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 request body 的超时时间

    如果连续的60s内没有收到客户端的1个字节,则表示超时

    如果客户端超时,Nginx 返回 HTTP 408(Request Timed Out)。

    五,向客户端发送数据超时时长:send_timeout

    send_timeout                  15s;

    默认值是60s

    send_timeout 指定客户端的响应超时时间。

    这个设置指的是在这段时间内,客户端没有读取任何数据,nginx就会关闭连接.

    六,如果有大文件上传时需配置哪个指定?

    有大文件上传时,需要指定body的最大值

    client_max_body_size          50m;

    这个指定的默认值是1M,基本上不可能满足使用需求

    如果需要上传较大的文件,在这里指定一个最大值

    这里指定文件最大是50MB

    七,查看nginx的版本:

    [root@centos8 conf.d]# /usr/local/soft/nginx-1.18.0/sbin/nginx -v
    nginx version: nginx/1.18.0
  • 相关阅读:
    css3 box-shadow属性 鼠标移动添加阴影效果
    从客户端(txtContent="<p>1</p>")中检测到有潜在危险的 Request.Form 值
    JS 点击按钮后弹出遮罩层,有关闭按钮
    htm5 手机自适应问题 文本框被激活(获取焦点)时,页面会放大至原来尺寸。
    !important 语法
    如何控制table中td内的文本位置
    点击超链接不跳转,不刷新页面
    学以致用三十二-----python中函数的括号使用
    学以致用三十一-----IPAddressField has been removed
    学以致用三十-----pycharm创建django项目忘记添加app
  • 原文地址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architectforest/p/12881722.html
Copyright © 2011-2022 走看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