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oukankan      html  css  js  c++  java
  • 设计模式之代理模式

    代理模式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,它可以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。

    所谓代理,是指具有与被代理对象相同的接口的类,客户端必须通过代理与被代理的目标类进行交互,而代理一般在交互的过程中(交互前后),进行某些特定的处理。

    代理模式中的UML图如下:

    代理模式中的角色:

    1.抽象对象角色

    声明了目标类及代理类对象的共同接口,这样在任何可以使用目标对象的地方都可以使用代理对象。

    2.目标对象角色

    定义了代理对象所代表的目标对象。

    3.代理对象角色

    代理对象内部含有目标对象的引用,从而可以在任何时候操作目标对象;代理对象和目标对象具有统一的接口,以便可以再任何时候替代目标对象。代理对象通常在客户端调用传递给目标对象之前或者之后,执行某些操作,而非单纯的将调用传递给目标对象。

    下面给出示例代码:

    首先定义AbstractObject类,在其中定义代理类和目标类共有的接口operation()

    1 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Object {
    2     protected abstract void operation();
    3 }

    下面定义目标实现类:

    1 public class RealObject extends AbstractObject {
    2     @Override
    3     protected void operation() {
    4 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do operation...");
    5     }
    6 }

    下面是代理类:

     1 public class ProxyObject extends AbstractObject {
     2     //对目标类的引用
     3     private RealObject realObject;
     4 
     5     public ProxyObject(RealObject realObject) {
     6         this.realObject = realObject;
     7     }
     8 
     9     @Override
    10     protected void operation() {
    11 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do something before real peration...");
    12         if(realObject == null){
    13             realObject = new RealObject();
    14         }
    15         realObject.operation();
    16 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do something after real operation...");
    17     }
    18 }

    下面是测试类:

    1 public class ProxyTest {
    2 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    3         AbstractObject proxy = new ProxyObject(new RealObject());
    4         proxy.operation();
    5     }
    6 }

    执行结果如下:

   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,代理对象将客户端的调用委派给了目标对象,在调用目标对象之前及之后都可以执行某些特定的操作。

    总结:

    代理模式的使用场景:

    如果已有的方法在使用的时候需要对原有的方法进行改进,此时有两种办法:

    (1)修改原有的方法来适应。显然这违反了“对扩展开放,对修改关闭”的原则。

    (2)采用一个代理类调用原来的方法,且对产生的结果进行控制。这就是代理模式了。

    使用代理模式可以将功能划分的更加清晰,有助于后期的维护。

    以上所说的这种代理模式称为静态代理。

    扩展:

    Spring框架是时下很流行的Java开源框架,Spring之所有如此流行,跟它自身的特性是分不开的。Spring本身含有两大特性,一个是IOC,一个是AOP的支持。

    IOC是Inverse Of Control,即控制反转,也有人把IOC称作依赖注入。我觉得依赖注入这种说法很好理解,但不完全对。依赖注入是Dependency Injection的缩写,是实现IOC的一种方法,但不等同于IOC,IOC是一种思想,DI只是一种实现。

    AOP是Aspect Oriented Programming的缩写,即面向切面编程。与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的编程方式相比,面向切面编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,解决了OOP编程过程中的一些痛点。

    IOC的实现原理是利用了JAVA的反射技术,那么AOP的实现原理是什么呢?——动态代理技术

    目前动态代理技术主要分为Java自己提供的JDK动态代理技术和CGLIB技术。Java自带的JDK动态代理技术是需要接口的,而CGLIB则是直接修改字节码。

    针对这两种动态代理技术,笔者在后面会单独写一篇文章加以介绍,在此不过多解释。 

  • 相关阅读:
    Topcoder 11351 TheCowDivOne
    Topcoder 14531 Softmatch
    Topcoder 13503 ConnectingGame
    CS Academy Round#5 E.Binary Matching
    洛谷 P5896 [IOI2016]aliens
    P5020 [NOIP2018 提高组] 货币系统
    P1868 饥饿的奶牛
    P3131 [USACO16JAN]Subsequences Summing to Sevens S
    P3959 [NOIP2017 提高组] 宝藏
    2021 Grade 8 whk Final-Test.(Summer) 复**况 & 文明观猴
  • 原文地址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lixiuyu/p/5919643.html
Copyright © 2011-2022 走看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