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oukankan      html  css  js  c++  java
  • 【Vuejs】571- Vue 虚拟DOM和Diff算法源码解析

    该篇文章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,我们可以带着以下疑问去读文章,帮我们更快速建立起vue相关的知识架构体系:

    1. 什么是虚拟Dom

    2. 为什么使用虚拟Dom

    3. 真实Dom和虚拟Dom的区别

    4. Dom Diff算法解析

    什么是虚拟Dom

    所谓的Virtual dom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虚拟节点,它是通过JS的Object对象模拟DOM中的节点,然后再通过特定的render方法将其渲染成真实的DOM的节点

    为什么使用虚拟Dom

    既然知道了什么是虚拟DOM,我们不禁会疑问,为什么在Vue或者React这样的框架中,会考虑采用这样的方式?其实在我们使用JQuery这样的库的时候,我们不禁会大量操作DOM,那么DOM元素的变化自然会引起页面的回流或者重绘,页面的DOM重排自然会导致页面性能下降,那么如何尽可能的去减少DOM的操作是框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!

    其实,作为框架并不一定需要使用虚拟DOM,关键看使用框架的过程中是否会频繁引起大面积的DOM操作,虚拟DOM的出现也是为了减弱频繁的大面积重绘引发的性能问题!

    我们可以用这样的一个公式去计算一下性能消耗

    虚拟DOM的损耗:

    总损耗 = 虚拟DOM增删改 + (与Diff算法效率有关)真实DOM差异增删改 + (较少的节点)排版与重绘

    真实DOM的损耗:

    总损耗 = 真实DOM完全增删改 + (可能较多的节点)排版与重绘

    具体virtual dom渲染的一个流程图如下所示:

    真实DOM和虚拟DOM的区别

    那么说回到真实DOM,虚拟DOM和真实DOM又有什么区别呢?
    我想,应该会有一下几点:

    • 虚拟DOM不会进行排版与重绘操作

    • 真实DOM频繁排版与重绘的效率是相当低的

    • 虚拟DOM进行频繁修改,然后一次性比较并修改真实DOM中需要改的部分,最后并在真实DOM中进行排版与重绘,减少过多DOM节点排版与重绘损耗

    • 虚拟DOM有效降低大面积(真实DOM节点)的重绘与排版,因为最终与真实DOM比较差异,可以只渲染局部

    看两段简单的代码,也许会更容易理解:

    这是一段真实DOM的代码:

    <div>
        <p>test</p>
    </div>
    

    这是一段虚拟DOM的伪代码:

    var Vnode = {
        tag: 'div',
        children: [
            { tag: 'p', text: 'test' }
        ]
    };
    

    Dom Diff算法解析

    说完了虚拟DOM,我们了解到,这是一种为了尽可能减少页面DOM频繁操作DOM的方式,那么在虚拟DOM中,通过什么方式才能做到呢,接下来便要说说DOM Diff,DOM Diff指的是通过Diff算法去比较虚拟DOM的变化

    DIFF算法在执行时有三个维度,分别是Tree DIFF、Component DIFF和Element DIFF,执行时按顺序依次执行,它们的差异仅仅因为DIFF粒度不同、执行先后顺序不同。

    当数据发生变化时,Vue是怎么更新节点的?

    其实很简单,先根据真实DOM生成一棵virtual DOM,当virtual DOM某个节点的数据改变后会生成一个新的Vnode,然后VnodeoldVnode作对比,发现有不一样的地方就直接修改在真实的DOM上,然后使oldVnode的值为Vnode

    diff的过程就是调用名为patch的函数,比较新旧节点,一边比较一边给真实的DOM打补丁(patch)。

    在别处看到一个很形象的图:

    1. patch

    来看看patch是怎么打补丁的(代码只保留核心部分):

    function patch (oldVnode, vnode) {
        // some code
        if (sameVnode(oldVnode, vnode)) {
            patchVnode(oldVnode, vnode)
        } else {
            const oEl = oldVnode.el // 当前oldVnode对应的真实元素节点
            let parentEle = api.parentNode(oEl)  // 父元素
            createEle(vnode)  // 根据Vnode生成新元素
            if (parentEle !== null) {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api.insertBefore(parentEle, vnode.el, api.nextSibling(oEl)) // 将新元素添加进父元素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api.removeChild(parentEle, oldVnode.el)  // 移除以前的旧元素节点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oldVnode = null
            }
        }
        // some code 
        return vnode
    }
    

    patch函数接收两个参数Vnode和oldVnode分别代表新的节点和之前的旧节点

    判断两节点是否值得比较,值得比较则执行patchVnode

    function sameVnode (a, b) {
        return (
            a.key === b.key &&  // key值
            a.tag === b.tag &&  // 标签名
            a.isComment === b.isComment &&  // 是否为注释节点
            // 是否都定义了data,data包含一些具体信息,例如onclick , style
            isDef(a.data) === isDef(b.data) &&  
            sameInputType(a, b) // 当标签是<input>的时候,type必须相同
        )
    }
    

    不值得比较则用Vnode替换oldVnode

    如果两个节点都是一样的,那么就深入检查他们的子节点。如果两个节点不一样那就说明Vnode完全被改变了,就可以直接替换oldVnode。

    虽然这两个节点不一样但是他们的子节点一样怎么办?别忘了,diff可是逐层比较的,如果第一层不一样那么就不会继续深入比较第二层了。

    2. patchVnode

    当我们确定两个节点值得比较之后我们会对两个节点指定patchVnode方法。那么这个方法做了什么呢?

    function patchVnode (oldVnode, vnode) {
        const el = vnode.el = oldVnode.el
        let i, oldCh = oldVnode.children, ch = vnode.children
        if (oldVnode === vnode) return
        if (oldVnode.text !== null && vnode.text !== null && oldVnode.text !== vnode.text) {
            api.setTextContent(el, vnode.text)
        }else {
            updateEle(el, vnode, oldVnode)
            if (oldCh && ch && oldCh !== ch) {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updateChildren(el, oldCh, ch)
            }else if (ch){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createEle(vnode) //create el's children dom
            }else if (oldCh){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api.removeChildren(el)
            }
        }
    }
    
    • 找到对应的真实dom,称为el

    • 判断Vnode和oldVnode是否指向同一个对象,如果是,那么直接return

    • 如果他们都有文本节点并且不相等,那么将el的文本节点设置为Vnode的文本节点。

    • 如果oldVnode有子节点而Vnode没有,则删除el的子节点

    • 如果oldVnode没有子节点而Vnode有,则将Vnode的子节点真实化之后添加到el

    • 如果两者都有子节点,则执行updateChildren函数比较子节点,这一步很重要

    这里需要好好说updateChildren

    3. updateChildren

    这里的代码有些多,放上去看起来也比较麻烦

    • Vnode的子节点VcholdVnode的子节点oldCh提取出来

    • oldChvCh各有两个头尾的变量StartIdxEndIdx,它们的2个变量相互比较,一共有4种比较方式。如果4种比较都没匹配,如果设置了key,就会用key进行比较,在比较的过程中,变量会往中间靠,一旦StartIdx > EndIdx表明oldChvCh至少有一个已经遍历完了,就会结束比较。

    我们可以看一下下面的图:

    首先是两个树节点,左边的是旧的节点,右边是新的节点

    我们将它们取出来并分别用s和e指针指向它们的头child和尾child

    现在分别对oldS、oldE、S、E两两做sameVnode比较,有四种比较方式,当其中两个能匹配上,那么真实dom中的相应节点会移到Vnode相应的位置,具体如下:

    1. 如果是oldS和E匹配上了,那么真实dom中的第一个节点会移到最后

    2. 如果是oldE和S匹配上了,那么真实dom中的最后一个节点会移到最前,匹配上的两个指针向中间移动

    3. 如果四种匹配没有一对是成功的,那么遍历oldChild,S挨个和他们匹配,匹配成功就在真实dom中将成功的节点移到最前面,如果依旧没有成功的,那么将S对应的节点插入到dom中对应的oldS位置,oldS和S指针向中间移动。

    第一步

    oldS = a, oldE = d;
    S = a, E = b;
    

    oldS和S匹配,则将dom中的a节点放到第一个,已经是第一个了就不管了,此时dom的位置为:a b d

    第二步

    oldS = b, oldE = d;
    S = c, E = b;
    

    oldS和E匹配,就将原本的b节点移动到最后,因为E是最后一个节点,他们位置要一致,这就是上面说的:当其中两个能匹配上那么真实dom中的相应节点会移到Vnode相应的位置,此时dom的位置为:a d b

    第三步

    oldS = d, oldE = d;
    S = c, E = d;
    

    oldE和E匹配,位置不变此时dom的位置为:a d b

    第四步

    oldS++;
    oldE--;
    oldS > oldE;
    

    遍历结束,说明oldCh先遍历完。就将剩余的vCh节点根据自己的的index插入到真实dom中去,此时dom位置为:a c d b

    这个匹配过程的结束有两个条件:
    oldS > oldE表示oldCh先遍历完,那么就将多余的vCh根据index添加到dom中去(如上图)
    S > E表示vCh先遍历完,那么就在真实dom中将区间为[oldS, oldE]的多余节点删掉

    比如像下面这个样子:

    第五步

    当这些节点sameVnode成功后就会紧接着执行patchVnode了,就这样层层递归下去,直到将oldVnode和Vnode中的所有子节点比对完。也将dom的所有补丁都打好啦。

    if (sameVnode(oldStartVnode, newStartVnode)) {
        patchVnode(oldStartVnode, newStartVnode)
    }
    

    总结

    上面就是关于虚拟DOM和Vue的Diff算法的分析,再放上一张别人的图,回忆一下Diff全过程

    原创系列推荐

    1. JavaScript 重温系列(22篇全)

    2. ECMAScript 重温系列(10篇全)

    3. JavaScript设计模式 重温系列(9篇全)

    4. 正则 / 框架 / 算法等 重温系列(16篇全)

    5. Webpack4 入门(上)|| Webpack4 入门(下)

    6. MobX 入门(上) ||  MobX 入门(下)

    7. 59篇原创系列汇总

    回复“加群”与大佬们一起交流学习~

    点这,与大家一起分享本文吧~

    个人博客:http://www.pingan8787.com 微信公众号【前端自习课】和千万网友一起,每日清晨,享受一篇前端优秀文章。 目前已连续推送文章 600+ 天,愿每个人的初心都能一直坚持下去!
  • 相关阅读:
    Angular——事件指令
    Angular——数据绑定
    Angular——自定义指令
    Angular——表单指令
    Angular——引入模板指令
    Angular——内置指令
    Angular——基本使用
    Canvas——基本入门
    JS高级——面向对象方式解决tab栏切换问题
    JS高级——面向对象方式解决歌曲管理问题
  • 原文地址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pingan8787/p/13069404.html
Copyright © 2011-2022 走看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