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oukankan      html  css  js  c++  java
  • 软件工程第一次作业

    针对《构建之法》提出的五个问题。

      1.开发什么样的软件适合瀑布模型?

      瀑布模型提供了软件开发的基本框架。其过程是从上一项活动接收该项活动的工作对象作为输入,利用这一输入实施该项活动应完成的内容给出该项活动的工作成果,并作为输出传给下一项活动。同时评审该项活动的实施,若确认,则继续下一项活动;否则返回前面,甚至更前面的活动。
      在我看来我做的项目都不太适合用瀑布模型开发,因为瀑布模型已不再适合现代的软件开发模式,几乎被业界抛弃。
      (1) 各个阶段的划分完全固定,阶段之间产生大量的文档,极大地增加了工作量;
      (2) 由于开发模型是线性的,用户只有等到整个过程的末期才能见到开发成果,从而增加了开发的风险;
      (3) 早期的错误可能要等到开发后期的测试阶段才能发现,进而带来严重的后果。

      2.软件开发团队中各部门人员的分配比例是多少最恰当?

      软件团队有各种形式,使用于不同的人员与需求。基于直觉形成的团队模式未必是最适合的。

      主治医师模式、明星模式、社区模式、业余剧团模式、秘密团队、特工团队、交响乐团模式、爵士乐模式、功能团队模式、官僚模式,这些软件团队模式都适合开发什么样的软件?

      3.什么样的软件开发团队要开发什么样的软件才适合敏捷流程?

      “敏捷流程”是一系列价值观和方法论的集合。

      敏捷开发的原则是:

      (1)尽早并持续地交付有价值的软件以满足顾客需求

      (2)敏捷流程欢迎需求的变化,并利用这种变化来提高用户的竞争优势

      (3)经常发布可用的软件,发布间隔能短则短

      (4)业务人员和开发人员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应该每天共同工作

      (5)以有进取心的人为项目核心

      (6)要面对面交流

      (7)可用的软件是衡量项目进展的主要指标

      (8)敏捷流程应保持可持续的发展

      (9)只有不断关注技术和设计才能越来越敏捷

      (10)保持简明尽可量简化工作量

      4.MSF 敏捷开发模式与MSF CMMI开发模式的区别?

      MSF敏捷开发模式吸收了近几年来在软件行业界流行的各种“敏捷”开发模式的优点,认识到大部分的软件是以网络应用相联系的,强调和用户更紧密的交流,快速迭代,避免不必要的等待和流程。

      5.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软件需求分析人员,做好开发人员和用户之间的桥梁?

      准确而全面地找到软件需求的步骤:

      (1)获取和引导需求

      (2)分析和定义需求

      (3)验证需求

      (4)在软件产品的生命周期中管理需求

  • 相关阅读:
    BZOJ1568:[JSOI2008]Blue Mary开公司
    HDU4348:To the moon
    洛谷【P3437】[POI2006]TET-Tetris 3D
    AtCoder Regular Contest 072 E:Alice in linear land
    AtCoder Grand Contest 014 D:Black and White Tree
    洛谷【P2664】树上游戏
    浅谈树分治
    BZOJ3784:树上的路径
    BZOJ2006:[NOI2010]超级钢琴
    BZOJ3648:寝室管理
  • 原文地址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vector121/p/7500230.html
Copyright © 2011-2022 走看看